老瓷器鉴定的九大诀窍?1,重量感。瓷器的重量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大量的动手实践和感悟才能形成"重量感"那是接近客观实际的,有个体差异的。瓷器的程度,胎体或釉层的厚度,容器的大小等方面的任何细微差别。,就足以引起瓷器重量的变化。
2、干湿。有句话说:"古瓷会出汗。"瓷器年代不同,衣服也不同。所以在同样的温度和湿度下,如果拿在手里,干湿感会明显不同。一般来说,只有200年以上的瓷器才会有出汗的感觉,而800年以上的瓷器很少出汗,很滋润。
3、保湿感。新旧瓷器的区别是非常明显和巨大的。
100年以上的瓷器,摸起来非常顺滑、清爽、舒适、温暖,越老越清爽。
4.软硬感。软硬感是一种极其细微细腻的手感,只对个别瓷器品种如越窑、定窑、耀州窑有一定的区分和标记意义。
5、温凉。冷暖感是区分瓷器质量和品味的分水岭和试金石。顶级瓷器,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尤其是顶级的哥窑、汝窑瓷器),真的是温润如玉,冬暖夏凉如宝玉、宝石!
6、熟悉感。熟悉感是手感和听觉紧密结合的产物。
瓷器和瓜果一样,因烧制温度不同而生熟。如果烧制温度低,1150度以下,它会谋生;烧制温度略高,1200度左右,其声学硬木半衰期长;再高的烧制温度,在1260度左右,听起来也会像石头一样有轻微的回音,是半熟的;若烧制温度在1320以上,其声像金黄,回声悠长,回味悠远,为熟。
7.滑滑的感觉。滑感既是涩感的延续,也是涩感的结果和原因:润则滑,滑则润,滑则润。涩就会滞,滞就会滞。滞必涩,滞必涩。
8.厚度。瓷器的品种不同,历史年代不同,保存环境不同,失透程度不同,都会导致瓷器的釉厚感有很大的差异和差别。
9.颠簸感。凹凸感对于区分和鉴别明中期和元代以前的青花和釉下红的真伪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独特的蚯蚓宋的泥地行走图案也有凸、凹、平三种形态和感觉。以前是作为判断钧釉的唯一标准。
瓷器鉴定入门手册?
1轻和重的感觉
瓷器的重量是相对的。瓷器的程度,胎体和釉的厚度,器物的大小都会导致器物重量的变化。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所以还是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逐渐形成真实客观的认知。
只有多看多上手,不断的去感知、对比、总结,才能找到自己的判断标准,而一旦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对未知瓷器的定年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只能算是辅助手段。
2干湿感
都说古瓷会出汗,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下瓷器的干湿度明显不同。"湿和干"这里不是指水滴真的出现在瓷器上,而是特指手上的一种感觉。
一般来说,瓷器只有200年以上才会有出汗的感觉。不到200年的瓷器,感觉又干又干。反复摩擦瓷器表面或用气息摩擦釉面,会发出干涩刺耳的摩擦声。800以上的瓷器很少有湿的感觉,因为这个年代的瓷器虽然是干的,但摩擦时绝不是干的摩擦声。
3润涩感
瓷器的湿润感是鉴定的有力依据。虽然现代瓷器用各种老派的手法营造出古瓷的润泽感,但即使在感官上能蒙混过关,只要使用,也能大致感受到润泽舒适的感觉。
4软硬感
这个标准很特别,是手感和视觉相结合的综合体验。对于瓷器来说,只是针对个别品种,比如越窑、定窑、耀州窑。
这种感觉,和瓷器结合在一起,是一种视觉的刚柔和触觉的锐度和暗沉相结合的复杂感觉。与其他瓷器品种相比,越窑瓷器在釉色、轮廓、纹饰等方面总有一种刻板感。定窑和耀州窑的烧制工艺独特而刻板。而这种感觉也需要大量的观察和体验。
5温暖和凉爽的感觉
如果用来判断瓷器的好坏,冷暖感排在第一位,是辨别瓷器好坏的试金石。都说顶级瓷器,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汝窑,无论质地、色泽还是工艺,都像宝石一样温润细腻,冬暖夏凉。
6生熟感
熟悉感是指碰击瓷器时发出的声音,从而回馈瓷器本身的属性信息。
瓷器和瓜果一样,因烧制温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声音。景德镇瓷器的最高境界之一是"听起来像钟声",同样的道理。
烧制温度低,1150度以下,碰瓷发出的声音像碎石,属于生瓷;1200度左右,听起来像硬木,属于半条命瓷;温度1260度左右,声音像石头一样有轻微回声,属于半熟;1320以上,声如金,回声悠扬,余味悠扬,属于熟瓷。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越是成熟的瓷器,感觉越重。只要掌握了各个朝代瓷器的烧制习惯,熟悉感也是鉴定瓷器的有力依据。
7滑动感
只要是经过岁月打磨的瓷器,手感都会有润滑感,所有古代瓷器都会打滑。光滑、顺滑、油润等。,这种手感来自于岁月的打磨,是历史的烙印和腐朽的结果,而这种"平滑度和亮度can这是任何新瓷器都无法模仿的。
8厚重感
瓷器的釉面像一面镜子。通过观察其厚度,可以判断窑口、历史年代、保存环境、析晶程度等。古代民窑的瓷器往往粗糙简单。官窑虽好于民窑,但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打磨,难免粗糙。这个只能用来区分新老瓷器。
9凹凸感
这才是重点。凹凸感是区分元代以前和明代中期青花和釉下彩红瓷的重要依据。我们在观察瓷器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些瓷器有一种独特的凹凸线条感,这和当时的烧制工艺有很大的关系。
明中叶以前的青花瓷器都是进口的低锰高铁的青花颜料,涂得太重会结晶。
釉下红的情况正好与青花相反。以铜分子为着色剂的釉下红对温度极其敏感,温度高时容易流挂、鼓包。所以真正的明中叶以前的釉下红瓷,往往呈现明显的向上凸起和深浅不一的不均匀斑点,非常容易鉴别。
此外,在宋代,钧窑官窑特有的蚯蚓呈现出突起、凹陷、扁平三种趋势,摸上去和摸上去都不一样,这种烧法现象也很难模仿,所以在以前,这一度被当作判断钧窑的唯一标准。